美國的求職管道是相當多元的,不像在台灣一樣都已經被數字銀行給壟斷了,我在這邊會舉在美國比較常見的求職方式分享給大家
一. 人力銀行: 美國其實也是有人力銀行的,有不少公司會將職缺放在人力銀行上徵才在美國比較常見的人力銀行是 Monster 和 Glassdoor
(一). Monster: 是美國許多人會用的一個人力銀行網站,許多雇主會把職缺放在這裡,排版和說明的方式很像台灣的1111和104,不過 Monster 上的很多職缺都是需要有相關經驗的多。另外 Monster 在求職者搜尋工作職缺的時候是透過衛星定位進行的,因此會建議求職者等落地美國後再搜尋職缺,否則你在台灣就搜尋的話它會自動連接到香港地區的網頁
(二). Glassdoor: 相較於 Monster,許多人更愛用 Glassdoor 來求職,因為 Glassdoor 有兩項功能使它受到歡迎,一個功能就是它會提供各家企業和各種職缺的考試題目(如果面試有一環是要考試的)及面試問題,你在美國一定會常聽到 「 刷題面試 」 這個詞,刷題面試就是指求職者去針對該企業面試或考試時的考古題做準備,各家考古題 Glassdoor 都可以找得到;另一個功能就是它可以查詢該職缺的薪資在整個美國的市場行情,這樣你在談 offer 的時候薪水才不會被陰
二. 透過親朋好友介紹: 就是俗稱的透過 net working 來找工作,千萬不要小看 net working,根據美國勞工部統計的數據,80%的社會新鮮人是透過 net working 找到第一份工作的,75%的企業職缺會傾向透過 net working 來找到合適的員工。所以到了美國以後,建議各位新移民在等待工卡或綠卡的這段期間可以透過社區參與、NGO組織參與、活動聯誼等各種方式去結交朋友,因為你的這些朋友有可能在你拿到身分後成為你找工作的助力
三. 企業官網: 有許多企業除了在人力銀行上徵才外也會在自己的官網上徵才,如果你已經有了一個夢想企業,那你就可以到該企業的官網上尋找 career 或 job 這兩個字眼,點進去後就可以看到職缺了,附圖以麥當勞為例
四. 報紙: 許多的報紙在廣告欄上也會有職缺訊息的刊登,報紙上的職缺根據我的研究服務業、高密集勞力行業和辦公室職缺的比例大約為7:2:1,附圖為美南日報所刊登的職缺
五. 新聞媒體: 有一些企業會透過新聞媒體來刊登求職資訊,刊登的方式通常是在正式新聞結束要進入氣象預報前,新聞主播會直接告訴你哪間企業現在在徵人及所有的徵才資訊,附圖為 ABC News 所播報的徵才資訊
六. 門市公告: 許多服務業會直接在收銀台或門上貼出徵才資訊,像我家附近的85度C就一直在徵人
七. Facebook: 臉書的 Marketplace 的功能中有一個 Jobs 的功能會列出你居住地附近的職缺,如果你要使用這個方式求職那你臉書上的個人資訊就務必要誠實填寫,特別是你過去的工作經歷及學歷,同時你的臉書上的相關經歷的隱私權設定必須調整成公開,因為當你選擇用這個方式求職時臉書會自動把你的臉書帳號投放到你要應徵職缺的企業信箱,該企業的人資在看到你的資訊才會決定是否致電給你
八. 企業粉專: 有不少企業會在自己的粉專上公布求職資訊,求職者可以多留意理想企業在 Facebook、Instagram或Twitter粉專上的訊息,附圖為 Jollibee 的徵才訊息
九. Craigslist: Craigslist 是一個論壇,這個論壇是讓會員去分享各地的大小事,而大小事當然也包含工作,有許多中小企業因為付不起廣告費會選擇在這裡公布求職資訊,我看過 Craigslist 上的職缺及企業,職缺的話當然也是各種工作都有,而企業則普遍以新成立的中小企業或家庭式經營的中小企業為主
十. 華人資訊網: 如果你的英文程度不好而無法在以上所提供的方式中順利謀職的話,那你還有華人資訊網這個選擇,華人資訊網上的職缺都以中文撰寫為主,九成以上的企業雇主也都是華人,大約四成的企業不要求高深的英語能力,對於英文不好的新移民來說是相對容易入手的,附圖為休士頓華人資訊網
十一. 政府部門: 美國的政府部門也有提供各種職缺,美國跟台灣最大的不同是有許多公家機關的工作是不要求美國國籍的,甚至美國公家機關80%的職缺是允許雙重國籍的,按照制度的不同分述如下
(一). 州政府以下: 大部分美國政府的職缺允許外國人應徵的幾乎都是州政府以下的職缺,相關的職缺可以在政府官網上找到,另外許多職缺雖然不要求美國籍但都一定要有綠卡才可以
(二). 聯邦政府: 聯邦政府就跟州政府不同了,聯邦政府的職缺幾乎都必須要有美國籍,如果你只有綠卡的話那你只能加入美軍,美軍是允許綠卡持有者加入的,想要加入美軍就到你所居住的郡的 U.S. Armed Force 去報名即可
留言列表